降本“大刀”,“砍”向供應商
2024-02-29 10:02:43歐洲汽車制造商及其已經捉襟見肘的零部件供應商將面臨艱難的一年。
隨著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增長前景下滑,以及中國汽車制造商帶來更親民的車型,歐洲汽車制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
圖片來源:霍尼韋爾
在此背景下,歐洲汽車制造商正在競相削減電動汽車的成本,或者推出售價在2.5萬歐元的平價電動車型,以應對在本土市場面臨的挑戰。汽車橡膠硅膠配件有哪些廠家
此外,歐洲汽車制造商也在不斷向供應商施壓,但目前的一大的問題是,歐洲汽車制造商還能從已經開始裁員的供應商那里節約多少成本,特別是在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小公司已經受到供應鏈問題嚴重打擊的情況下。
需求疲軟、競爭加劇,歐洲車企壓力巨大
2023年,歐洲市場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大漲28%,但業內似乎并不看好歐洲純電動汽車市場今年的增長。新能源壓縮機橡膠密封墊材質
彭博行業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Michael Dean和Gillian Davis近期表示,“由于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的熱情降溫”,今年歐洲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停滯不前”,預計只會小幅增長至16%。花旗分析師則認為:“歐盟純電動汽車銷量的增福在今年不會有所提高。”相關數據顯示,1月份,歐盟純電動汽車銷量較12月份下降了42.3%。
目前,歐洲電動汽車需求疲軟源于多種因素。消費者購買車輛后面臨的是難以預料的軟件故障、低轉售價值和高運營成本。 由于維護復雜,電動汽車的保險費用比傳統汽車要高,例如在英國是傳統汽車的兩倍。對于主流買家來說,負擔能力可能是最大的障礙。
圖片來源:上汽
與此同時,中國車企在歐洲市場帶來的競爭壓力也不斷擴大,比亞迪、上汽等中國車企競相為當地消費者提供了物美價廉的電動車型。
近日,中國車企在日內瓦車展上大放光彩。本周,因新冠疫情中斷四年的日內瓦車展正式回歸,中國汽車品牌似乎在本次車展占據了“半邊天”。
過往的日內瓦車展云集了歐洲大小汽車制造商的最新技術和產品,但德國品牌奔馳、寶馬、奧迪、大眾以及豐田、現代等亞洲品牌卻缺席本次車展。彈簧儲能橡膠密封件
只有雷諾、達契亞、比亞迪及其子品牌騰勢和仰望、Lucid、上汽MG和智己,以及意大利設計公司賓尼法利納(Pininfarina)9個主要品牌參展。
智己攜全系4款車型(包括智己L6)首度亮相日內瓦車展,MG將推出M3。仰望U8、騰勢N7、騰勢D9、元PLUS(ATTO 3)、海豚和海豹等車型也將參展。
圖片來源:雷諾
值得關注的是,雷諾集團旗下雷諾和達契亞品牌在車展上推出了可以與中國競爭對手一較高下的車型——雷諾R5小型電動汽車和達契亞改版后的Spring。外媒甚至揚言,雷諾打響了“歐洲電動汽車保衛戰”。新能源橡膠密封件價格
根據CleanTechnica的數據,達契亞Spring是歐洲最便宜的純電動汽車之一,2023年在歐洲的銷量為59,331輛,是歐洲2023年最暢銷的十大電動車型之一。雷諾R5的起售價約為2.5萬歐元,對于目前對價格敏感的歐洲消費者來說,也是非常有競爭力的車型之一。
不過,除了價格競爭力,中國汽車在歐洲的品牌認可度和影響力也越來越高。2023年,海豹和海豚雙雙榮獲歐盟新車安全評鑒協會(Euro NCAP)五星安全評級,兩款車型均以89%和87%的高分通過了成人乘員保護以及兒童保護測試項目。比亞迪的海豹轎車還入圍了2024年度歐洲年度汽車獎(the Car of the Year)的候選名單。如果獲獎,這將是第一款獲此殊榮的中國車型。
歐洲車企贏得電動汽車“保衛戰”在于降本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和趨勢來看,歐洲車企想要贏得電動汽車“保衛戰”的核心仍在于降本。
高昂的成本一直被視為電動汽車(尤其是歐洲產電動汽車)難以普及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眾所周知,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成本方面具備很大的優勢,因此在定價方面擁有很大的空間。
從某些方面來看,歐洲和中國汽車制造商成本差異明顯部分源于其供應鏈體系不同。
歐洲汽車制造商不僅依賴外部供應商,而且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供應鏈彼此獨立。零部件、技術、監管要求和風險管理策略的不同,促使歐洲汽車制造商為傳統內燃機汽車和電動汽車維持不同的供應鏈,但這可能會導致物流挑戰、復雜性增加以及潛在的更高成本。
而中國競爭對手則不同,中國汽車制造商擁有高度垂直整合的供應鏈(包括自主設計、制造關鍵零部件,組裝汽車,以及直接經營銷售和售后服務等環節),從零部件的制造到最終汽車的銷售和服務,實現自身在整個汽車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和管理,從而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同時增強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福特汽車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也曾在這方面稱贊過比亞迪,“我喜歡比亞迪,完全垂直整合。”比亞迪自主生產電動汽車和電池、電機等零部件,不僅可以更好地控制質量和降本,還可以在電動汽車領域更快地進行創新。橡膠產品廠家
中國制造汽車的成本比歐洲低約20%至25%,英國伯明翰商學院商業經濟學教授David Bailey曾說道,“中國車企擁有如此巨大的成本優勢,甚至比日本車企還要多。”
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成本方面的優勢,最終也轉化為在價格方面的競爭力。在英國,比亞迪海豚電動掀背車的起售價為25,490英鎊(合32,300美元),比大眾汽車同類車型ID.3便宜約27%,而ID.3最初被大眾定位為電動汽車時代的甲殼蟲。特斯拉的情況也是如此。
圖片來源:大眾
在此情況下,雷諾和Stellantis本月都強調了他們削減電動汽車成本要做出的努力,而梅賽德斯-奔馳則降低了對電動汽車需求的預期,并表示將在未來十年那不斷更新其傳統產品陣容。
雷諾甚至還寄希望于今年對產品進行重大改革,目前正與其他汽車制造商(大眾)討論通過合作降低新電動汽車的成本。
不過,咨詢公司AlixPartners的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Nick Parker也指出,歐洲汽車制造商追趕中國競爭對手意味著他們的利潤率可能面臨“嚴重挑戰”。
歐洲車企施壓供應商,利潤空間進一步壓榨
面對電動汽車的降本壓力,歐洲汽車制造商除了調整自己的電動汽車戰略,還將降本壓力轉嫁給了供應商。
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已告訴供應商,電動汽車85%的成本與采購材料有關,因此供應商需要在降低成本方面承擔相應的責任。他表示,“我正在把這個現實傳達給我的合作伙伴:如果你不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那么你就會被淘汰出局。”
最近,許多傳統零部件供應商已經感受到降低成本帶來的壓力,佛瑞亞、大陸集團和博世都宣布計劃進行裁員,預計未來汽車零部件行業還會出行更多裁員。
除了內部裁員壓力,供應商還面臨著外部因素的挑戰。鑒于西方國家擴大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名單,鎳和鋁的價格本周也有所上漲。盡管制裁名單中沒有提及這兩種金屬,但也突顯出原材料價格面臨的風險依然存在。
甚至有分析指出,由于原材料價格波動大、供應鏈的環節和參與者眾多,因此降低原材料成本和應對供應鏈的復雜性向來是供應商降本最難的一環。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導體短缺期間,為了保持利潤,汽車制造商將生產重點放在了利潤率較高的車型上,但這也意味著供應商的收入和上漲空間也隨之減少。
正如Parker所說,歐洲汽車制造商能從外部供應商那里降低的成本有限。
圖片來源:大陸
業內專家表示,資本雄厚的大型供應商可以適應新的現實情況,但許多規模較小的供應商正在破產的邊緣徘徊,比如德國Allgaier就在去年7月份申請了破產。
在此情況下,歐洲汽車制造商似乎面臨著一種微妙的平衡:一方面要削減成本以抵御中國競爭對手,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把供應商逼得太緊。Cox Automotive的洞察總監Philip Nothard表示,汽車制造商甚至可能不得不出手援助陷入困境的供應商。
他指出,“風險在于,如果(歐洲汽車制造商)試圖對這些供應商施加太大壓力,要么會把這些供應商推向破產重組,要么會迫使它們尋求不同的市場。”
不過,面對如此大的降本壓力,供應商也不能坐以待斃,需要積極采取措施。
有分析指出,優化生產流程和提高生產效率是供應商降本最簡單的一環。供應商通過改進現有的生產流程、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自動化設備,往往可以相對容易地降低生產成本并提高效率。
此外,供應商還可以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庫存成本、運輸成本和交貨時間。
豐田汽車就采用了精益生產方法和精益供應鏈管理,通過精細規劃、減少浪費和持續改進來降低成本,而且還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努力優化供應鏈效率;麥格納也采用了精益生產和精益供應鏈管理等方法,降低了成本。
特別聲明: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僅供參考,以傳遞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