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部件“搶鏡”,汽車業價值重估大幕拉開
2025-05-09 19:05:12
4月23日,2025上海車展盛大開幕。這場以“擁抱變化”為主題的行業盛會,不僅是全球汽車產業的風向標,更集中展示了零部件企業在電動化、智能化、全球化浪潮中的創新與突破。作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零部件行業已從“量變”邁向“質變”,在技術迭代與市場格局重塑中,逐步占據全球汽車產業價值鏈的核心位置。東莞汽車橡膠硅膠配件定制生產廠家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指出,在產業層面,2025上海車展進一步凸顯了汽車供應鏈多領域的跨界協同合作,展現了汽車產業的多元化和全球化格局;在趨勢層面,本屆車展展示了汽車產業在轉型升級大潮下的蓬勃活力,彰顯了其對促進市場消費的強大動能,以及中國汽車行業在全球新一輪產業變革中的引領作用。東莞廠家定制汽車橡膠硅膠配件
三大趨勢見證產業升級軌跡
2025上海車展上零部件技術與產品的展示如同一幅“熱力圖”,呈現出汽車產業從硬件主導向“軟硬一體”的全面躍遷。與往屆車展聚焦動力技術爭霸不同,本屆車展整車館已全面進入智能電動汽車主導時代。隨著汽車硬件技術日趨成熟,“軟件定義汽車”的浪潮愈發澎湃。自2021年上海車展首設汽車科技與供應鏈展館以來,該展區持續擴容,從最初的2個展館擴展至今年的4個展館,企業大秀肌肉、比拼實力的程度可見一斑。不少零部件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發布會從早開到晚。汽車橡膠硅膠配件有哪些廠家
從2025上海車展的參展情況看,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的雙輪驅動成為核心主題。企業正以實際行動踐行對新趨勢的擁抱。例如,法士特全球首發藍馳800V解決方案,并攜多款高端智能綠色新品亮相。法士特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馬旭耀表示,只有不斷創新,才能避免低水平的“內卷”。
“軟件定義汽車”的深化標志著產業邏輯的根本轉變。在智能化、網聯化變革趨勢下,汽車逐步由機械代步工具向新一代移動智能終端轉變。功能需求推動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進。在零部件層面,軟件逐步獲得全棧化、完整化的控制權限,成為定義汽車產品力的關鍵因素。中科創達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今已是軟硬結合的服務模式,純粹賣硬件的時代已經過去。橡膠相關產品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汽車正被注入更多“感知、分析、判斷”的智能特性。從“軟件定義汽車”到“AI賦能汽車”,智能汽車軟件復雜度大幅提升,車企需要圍繞各類應用場景實現AI功能的快速落地。東軟集團總裁蓋龍佳指出:“AI技術與汽車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重構人、車、路、云的協同模式。汽車不再只是交通工具,而是承載智慧生活的移動空間,更是全球產業競逐科技制高點的核心‘戰場’。”新能源橡膠密封圈規格
跨域融合的常態化成為另一顯著特征,既包括技術融合、產品融合,更涉及產業融合、生態融合。智能汽車跨域融合,硬件與軟件深度融合,汽車產業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成為常態。例如,華為乾崑智能技術大會上,11位車企高管一齊亮相,展示了華為技術賦能的落地成果;地平線舉行年度產品發布會,推出L2城區輔助駕駛系統HSD,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驚喜亮相,宣布與地平線達成HSD全球首發量產合作。橡膠墊圈批發
外資零部件企業本土化突圍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的智能化發展浪潮,外資零部件企業正加速從“單向技術輸出”轉向“深度生態融合”。技術落地的本土化成為關鍵策略。博世集中展示了面向未來汽車架構的軟件與技術創新。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博世智能出行集團主席馬庫斯·海恩表示:“智能輔助駕駛正逐步融入我們的日常出行,特別是在中國,這一發展變革尤為迅速、全球領先。博世致力于通過軟件與技術創新,賦能智能出行的發展變革。”2024年,博世智能出行集團在華銷售額增長4%,達到1166億元。去年,博世在中國獲得的未來5年新業務訂單中,有65%與汽車智能化及電氣化解決方案相關。
大陸集團則在入華30年之際,選擇新的開始。其汽車子集團計劃于今年9月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上市,命名為AUMOVIO。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兼汽車子集團首席執行官馮賀飛表示,中國是未來出行的重要市場,大陸集團深耕中國市場30載,成立子集團將更好地為中國車企提供全球及本地化支持。中國戰略將聚焦綜合成本競爭力、快速敏捷的響應體系、本地創新及研發能力。
博澤作為全球機電一體化領域的領軍企業,實現了從技術引進到本土創新的跨越式發展。博澤將聚焦“成本、速度、靈活”的戰略方向,持續加強本土研發能力,提高產品研發和服務響應速度。通過整合全球研發資源,博澤正加速推出更貼合中國本土市場需求的創新產品,迅速且高效地響應中國市場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博澤將在確保產品品質的前提下,進一步優化成本管理,深化供應鏈本土化進程,提升對本地市場客戶的支持能力,并賦能全球供應鏈體系升級。密封橡膠硅膠橡膠硅膠材料
安波福正以徹底的國產化為目標,全面完善本土供應鏈配套能力,擴展貫穿產業鏈的共生共贏生態。車展期間,安波福重點展示了高度國產化的供應鏈體系,本次首發的眾多產品均為與本地生態鏈緊密合作的成果。三元乙丙橡膠密封圈
臺前與幕后的角色切換
從2025上海車展的展位布局中,不難窺見當前中國車市格局的微妙變化。零部件企業占據4個獨立展館,并“滲入”多個整車館,參展數量超300家,其中50家為首次亮相。獨立展商的崛起成為亮點。例如,智駕先驅Momenta首次作為獨立展商參展,其首席執行官曹旭東表示,此次獨立展商的身份意味著Momenta正踩在時代的發展線上。
三星、索尼、英特爾等國際知名企業首次亮相上海車展這一中國大型車展舞臺,充分展示了汽車與科技行業的深度融合,凸顯智能化在汽車科技變革時代的引領作用。鴻蒙智行攜8大車型重磅亮相,展現其生態輻射力。舍弗勒合并緯湃科技后首次參加上海車展,帶來豐富的電氣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展示從核心部件到系統集成的完整技術布局。全球動力總成領軍企業浩思動力也首次亮相,帶來混動、可替代燃料、增程器等一系列多元化解決方案。
有人出現,同樣有人暫時缺席。激光雷達領域的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在車展開幕前發布了新產品,卻未現身展會現場。智駕領域的文遠知行和輕舟智航也缺席本場行業盛會。與此同時,人形機器人、無人機等跨界產品成為新寵,幾乎每家企業的展臺都摻雜著機器人或機器狗的元素,不少企業直接亮出相關產品。例如,萬里揚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其開發的諧波減速器和行星減速器出現在展臺上。億緯鋰能首創“原位升級”大圓柱電池方案,適配各種尺寸的機器人及無人機,為未來產業發展做好了充足準備。
當零部件企業從幕后走向臺前,汽車產業的價值結構正在重構。技術迭代與生態擴張的雙重驅動下,新一輪產業革命正在進入新階段。在全球汽車工業的百年變局中,2025上海車展注定成為里程碑——零部件企業首次占據主場聚光燈,超過60%的展臺陳列著激光雷達、域控制器、固態電池等硬核科技,參展企業、產品和發布會數量均激增。這背后折射出一個深刻現實:汽車產業的價值鏈正在發生根本性位移。
當電動化完成“從0到1”的突破,智能化、生態化與全球化浪潮推動“從1到100”的質變,傳統由整車企業主導的產業格局迎來變局。英偉達芯片算力達到3000TOPS,華為智能駕駛云平臺每天處理數據量相當于10萬部高清電影,億緯鋰能6C快充大圓柱電池充5分鐘可行駛300公里……這些數字揭示著,決定汽車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正在躍遷。在這場產業鏈價值重構中,中國企業站上了技術制高點,外資巨頭加速本土化轉型,而2025上海車展恰是這場無聲變革的絕佳觀察窗口。橡膠墊圈制作
特別聲明:內容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僅供參考,以傳遞更多信息而不是盈利。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